●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春華
秋季,豐收的季節。在南充市嘉陵江畔,三環電子新項目搶抓生産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從項目一期到如今的十幾期,三環與南充無間合作,快速成長爲全國業內“領軍型”企業。“南充真是一片創業的沃土。”三環集團副總裁、南充三環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雪雲介紹,良好的環境讓三環選擇南充、認定南充,“我們希望與南充的合作‘沒完沒了’。”
近年来,南充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优化營商環境作为“一号工程”,把營商環境建设作为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推手。通过全力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全市经济发展活力迸发,为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大助力。
“大事要事”強力推進有高度
營商環境如何,企业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
今年5月,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負責人專程前往嘉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送上錦旗鮮花,感謝該局積極協調、快速解決企業特種設備使用登記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前不久,順慶區“企業服務專班”走進南充市鑫華通電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王會賢感激地緊握專班工作人員的手說:“多謝你們提供政策上的幫助,讓我們少走了彎路,大大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企业的高度认同,正是南充持续优化營商環境的缩影。
南充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古正举强调:持续优化營商環境,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南充全市上下坚定一个共同信念: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南充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优化提升營商環境”列入年度“十件大事要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9名市领导为副组长的市优化營商環境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优化營商環境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今年4月,南充又以最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營商環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暨第二届南商大会,党政机关、企业代表2000余人参加会议,再次鲜明了市委市政府优化營商環境的态度和决心。
在这一场高位推动、自上而下的攻坚行动中,南充坚持条块结合,先后出台了优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30条、优化提升工作举措33条、支持重大产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15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6条等重大政策措施,为优化營商環境“把关定向”。
与此同时,南充分领域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制度化營商環境建设,推动形成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
措施强劲有力,效果十分明显。2022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评价中,南充再次获得“优秀”等次。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列全省第1,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612.15亿元,居全省前列,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偏好,地区生产总值继续稳居全省一方阵、川东北首位。
“重商親商”貼心服務有溫度
今年以來,南充溢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産銷兩旺、訂單不斷。但隨之而來的“招工難”卻成了制約企業加快生産的“瓶頸”。屬地高坪區的有關職能部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安排專人對接落實。很快,就協助該公司成功招引合格員工100人,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有黨委、政府領導直接關心,有政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非常貼心。”公司總經理助理任佳容感動地說:“來南充投資興業,真是選對了地方!”
貼心,不只體現在上門解決問題,在方便企業辦事上,南充也捧出“最大誠意”。
南充一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業務代表在南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窗口辦理審批手續時,因一份非關鍵性材料不全,導致辦件受阻。窗口當即啓動“容缺辦理”機制爲其先行辦件,讓其此後補齊資料。不久後,該公司順利取得了相關經營許可證。
創新優化審批政策措施、實施“容缺”辦理審批事項,正是南充通過不斷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南充市堅持勇于創新、大膽探索,立足“小切口”,解決“大難題”,承擔10項省對標創新試點任務,數量居全省前列。
全市營商環境的优化更加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堅持破壁壘、強保障,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南充清理和廢止市、縣兩級涉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市場准入限制和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將中省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中涉及南充市163項納入清單管理,實現“清單之外無限制、准入即准營”。
——堅持優服務、提效能,營造更加便捷的政務環境。南充編制市本級“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第一批)514項,與浙江、重慶等省(市)簽訂“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37份,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入駐專區(專窗)辦理。
2021年以来,南充已有17项优化營商環境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南充還在全省率先設立“企業家日”,通過集中表彰、宣傳等方式,在全市營造出重商、親商、愛商、尊商、富商、安商濃厚氛圍。此外,進一步建立完善市領導定點聯系重點民營企業制度,讓企業家能及時與市領導溝通對話,從而進一步拉近企業與黨委政府的距離。
全市各地堅持以企業發展爲中心,創新服務理念,變“月底倒逼目標任務”爲“全月優質服務”,常態開展“千企座談·萬企問計”及企業家早餐會、政企“面對面”座談會等活動,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加速形成。
“公平公正”法紀護航有力度
以往,职能部门与企业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随着优化營商環境持续深入推进,如今的南充,企业不再是单一的被管理者,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的监督者。
在高坪區,區紀委監委牽頭開展了“百企評機關”專項行動,定期邀請全區200余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施工單位及20000余戶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采取線下調查問卷、線上網絡問卷等形式,對政府職能部門進行打分和評價,並同步征求意見建議。
在一次線下問卷調查中,高坪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評議分數靠後。高坪區紀委監委立即啓動回訪調查。核實發現,該局清溪街道執法中隊協管員張某違規接受其管轄範圍內某小區工地商販郭某的宴請。張某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贏得周邊商戶和居民一片叫好。
公平公正,是市場經濟的典型特征,也是企業投資發展的“定心丸”。南充堅持構築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和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確保市場環境海晏河清。
南充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了“优化營商環境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精心组织举办了《阳光问政》栏目營商環境专场;针对性出台了纪律保障措施,明确了党员干部“十严禁”,并定期通报破坏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形成强力震慑。
市、县两级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置了營商環境“投诉专栏”,在12345热线设置營商環境服务专席,在所有服务大厅和工业园区张贴營商環境“举报专码”,积极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闭环回应企业合理诉求。
全市上下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坚持促公平、优监管,出台了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營商環境20条、市公安局持续优化提升營商環境26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全市法院系统持续完善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减少企业诉讼耗时,40%的民事案件在1个月内快审完毕,同比缩短13天。
南充堅持刀刃向內、外松內緊,一方面對濫用職權破壞市場環境的行爲依法予以嚴厲懲處,另一方面對入駐企業大力推廣柔性執法。
各地審慎開展對企業基本賬戶、生産資料等財産的保全措施,積極探索“活扣活封、滾動查封、預處罰、主動履行證明書”等制度。同時,大力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適用事項不予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等規定落地,最大程度減少了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影響。
一流的營商環境,引得八方宾客纷至沓来。今年1至7月,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32个、同比增长17.9%。
在今年6月28日舉行的“投資四川”2023南充市制造業雙招雙引(成都)投資推介會暨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深圳正威國際集團執行董事、董事局副主席王立剛由衷感歎:“從政企接洽、實地考察,到簽約落地,處處體現出‘南充誠意’。這裏厚植了興業的土壤,企業在這裏發展,溫暖無時不在、服務無微不至!”
來源:南充日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