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名譽會長、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靜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柴梓嫣文/图
“喜報!劉總被通報表揚啦。”當劉靜成爲我市表揚的30位優秀企業家的消息傳出後,不論是在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還是在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總能聽見大家真摯道賀的聲音。面對此景,劉靜總是謙虛一笑回複大家:“感謝感謝,這榮譽的背後離不開大家的幫助和支持,我唯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負這份榮譽!”
12月6日,记者采访了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名譽會長、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靜,听其讲述了功成不忘桑梓地,反哺家乡助发展的故事。
敢于拼搏埋頭苦幹走向成功創業路
劉靜今年54歲,是儀隴馬鞍人。“1993年,我辭去體制內的工作去到了深圳。”12月6日上午,劉靜言簡意赅地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創業故事。他說,當時的自己被眼前這座大城市的繁華所吸引,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讓其感到震撼的同時,也暗自下定決心要拼搏出一番事業。
隨後,劉靜在深圳一家電器企業邊學邊幹,一路從部門主管做到了廠長的位置上。“在這個城市裏,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逐著理想和夢想,我覺得我的理想和夢想遠不只有這樣。”他笑著告訴記者,自己骨子裏有著的那股勇于挑戰、敢于拼搏精神,讓他選擇自主創業這一條道路。2004年,他成立了深圳市渝源電器有限公司,專門研發、生産和銷售電磁電感元器件。
“一家企業要發展壯大一定要有技術支撐。”劉靜介紹說,爲此,自己帶領公司員工埋頭苦幹搞鑽研,在短短幾年時間裏,就成功擁有了3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不僅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與艾默生、亞源、群光等知名國際、國內企業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受到了客戶的肯定和好評,在業界享有良好的聲譽。
修路助學用實際行動展現社會擔當
劉靜的老家在儀隴縣馬鞍鎮金山村。村中,有一條長約1200余米的平坦公路,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銀色絲帶鑲嵌在青山綠水間。
“這條公路能有這麽漂亮,離不開劉靜的大力支持。”金山村村委會主任劉華榮介紹,以前這裏是一條泥濘小路,崎岖不平。如果遇見下雨天,大家出去走一走,回來就是一腳泥。爲了改變這一狀況,各位鄉鄰積極行動,選擇了籌資修路。得知此情況後,劉靜也立刻向家鄉捐款。
“我每年都會選擇在春節假期回到老家走一走、看一看。”劉靜說,每次回家看見父老鄉親們鞋子上黏著的那層厚厚泥土,他便深受觸動,一直想著要爲家鄉做點什麽。得知籌資修路的消息後,他二話不說就捐款15萬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條1200余米的鄉村公路僅用了幾個月時間便竣工通行了。
“這下出門再也不用一腳泥了。”“路修好了,車子可以開到我們家門口了。”……看到眼前的這條平坦公路,劉靜家鄉的父老鄉親紛紛拍手稱贊。大家更是將此路取名爲“仲伯路”,並在道路一旁立下了碑文,上面篆刻著:“此路名爲‘仲伯路’,旨在啓迪後輩繼仲伯之精神……”
與此同時,劉靜還一直關心支持教育事業。“我們那個年代,很多學生都因爲家裏條件不好而早早辍學外出打工。在我有能力的時候,我就想幫助這樣的學生解決困難。”劉靜說,他從2014年開始加入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並積極參與該商會開展的各類助學圓夢行動。截至目前,已成功資助了4名大學生完成學業。
“我覺得這是一名企業家應該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劉靜表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竭力幫扶,已成爲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企業家的普遍共識。
心系家鄉建就業幫扶車間助力發展
在外打拼奮鬥多年的劉靜一直心系著家鄉發展。爲了反哺家鄉,2011年,他選擇在儀隴縣河西工業園成立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建立起了約70000平方米的生産基地,通過積極合作發展上下遊産業鏈,吸納了800多人在此就業。
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在儀隴縣城內嘉陵安置區、西陽壩安置區等居民聚居點,建成了4個就業幫扶車間,吸納了近百人就業。如今,走進這些就業幫扶車間內,便可看見數十名員工坐在操作機前認真地加工電感線圈,現場一派繁忙的生産場景。
“車間開到我們家門口,對我們幫助真的很大。”自從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後,不少人臉上都挂起了幸福的笑容。大家紛紛表示,在就業幫扶車間工作,不僅能很好地照顧家庭,每個月還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2023年公司年産值計劃突破1.5億元,後續我們還將穩紮穩打增産能。”談及未來,劉靜堅定地表示,他將把個人事業發展與家鄉發展結合起來,成爲推動家鄉發展的主人翁和生力軍,在合作雙贏中再領先機、再展風采、再創輝煌。
【人物檔案】
劉靜:四川儀隴人。現爲廣東省四川儀隴商會名譽會長、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他成立了深圳市渝源電器有限公司;2011年在家鄉儀隴成立四川渝源電器有限公司,建立起了約70000平方米的生産基地,專門研發、生産和銷售電磁電感元器件。通過積極合作發展上下遊産業鏈,已吸納800多人就業。2023年獲評南充市“專精特新”民營企業20強。
來源:南充日報 |